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塌陷伴神经症状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6-7108.2017.12.014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塌陷伴神经症状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

引用
目的 分析总结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塌陷(OVC)伴神经症状(NS)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 2010年8月至2016年6月共40例OVC并NS的患者符合纳入标准,女35名,男5名,年龄53 ~95岁,平均72.4岁,通过检查侧位X线片、胸腰椎MRI、胸腰椎CT,将骨折分为新鲜期及陈旧期(含骨折不愈合及畸形愈合),陈旧性椎体骨折不愈合根据骨折部位过伸位CT分为A1(可复位稳定型)、A2(可复位不稳定型)、B(难复位型),并按椎体塌陷程度及形态分为轻、中、重、极重度塌陷,极重度塌陷进一步分为扁平型、楔型、凹陷型.记录患者临床症状、疼痛评分VAS、ASIA神经功能分级、体征、骨密度,测量椎体最大塌陷程度、胸腰段后凸角、后壁骨折块椎管占位率.结果 临床症状:40例患者中,38例(95%)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胸腰部疼痛;伴下肢神经症状19例(47.5%);伴肋间神经支配区域放射痛22例(55%);鞍区麻木伴小便障碍2例;双侧腹股沟疼痛2例,腰背痛VAS评分0~8分,平均6.6分,神经放射痛VAS评分3~8分,平均5.8分,神经功能ASIA分级C级5例(12.5%),D级10例(25%),E级25例(62.5%);骨密度平均T=-3.5SD;影像学表现:46个受累椎体,陈旧骨折不愈合30例(65.2%),其中A2型56.7%,其次为B型26.7%、A1型16.7%,新鲜骨折13例(28.3%),陈旧骨折畸形愈合3例(6.5%);28个椎体CT发现椎体内“真空征”;极重度塌陷椎体共34个(73.9%),楔形50%,凹陷型32.4%,扁平型有17.6%;重度塌陷9例(19.5%),中度塌陷3例(6.5%),无轻度塌陷椎体;36个(78.3%)患椎分布于胸腰段,25/36例(69.4%)胸腰段cobb >30.,下腰椎7例,胸椎3例;中央管狭窄30例,椎间孔狭窄10例.结论 骨质疏松性椎体塌陷伴神经症状的临床表现典型特征为胸腰背部疼痛,体位变动时症状加重,卧床休息时可稍减轻或消失.神经损害相对较轻,多以下肢根性症状或胁肋部区域神经放射痛表现为主,部分表现为动态神经压迫,还可出现鞍区麻木及二便障碍.影像学以陈旧不愈合期-A2型为多见,其次为B型,CT往往发现椎体内“真空征”,多分布于胸腰段,骨折形态以极重度塌陷-楔形为主,往往伴有严重的后凸畸形及骨质疏松,引起中央管狭窄为多.

骨质疏松、椎体骨折、分型、神经症状

23

R68(骨科学(运动系疾病、矫形外科学))

广东省科技厅2016A020215137

2018-05-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1603-1608,1653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1006-7108

11-3701/R

23

2017,23(12)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