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6-7108.2006.04.013
安徽地区绝经后妇女雌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骨密度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安徽地区绝经后妇女雌激素受体(ER)基因多态性的分布及其与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择288名安徽合肥地区健康绝经后妇女,运用双能X线骨密度吸收法(DEXA)测定腰椎和股骨颈、大转子骨密度(BMD),并采用PCR-RFLP(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法分析ER基因多态性,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安徽地区绝经后妇女ER基因型分布频率PP(13.2%)、Pp(45.8%)、pp(40.9%),XX(5.21%)、Xx(31.6%)、xx(63.2%),联合PvuⅡ和Xba Ⅰ这两种基因型后得到:PPXX(5.6%),PPXx(3.8%),PPxx(6.3%),PpXX(1.4%),PpXx(23.3%),PpXx(25%),ppxx(34.7%),未检测到ppXX及ppXx型.PvuⅡ多态性与绝经后妇女腰椎BMD相关,PP基因型腰椎BMD显著低于pp和Pp基因型(P<0.05),ER基因p等位基因是一种有益于骨量的基因型.Xba Ⅰ多态性与绝经后妇女各部位BMD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联合分析PvuⅡ和Xba Ⅰ多态性与绝经后妇女BMD相关性发现,有Px单倍型的妇女腰椎部位的BMD显著低于无此单倍型的妇女(P<0.01).结论 ER基因PVuⅡ多态性与绝经后妇女腰椎BMD有相关性,PP基因型妇女腰椎BMD减低,而具有Px单倍型的ER基因可能对BMD有不利影响.
骨质疏松、绝经后、受体、雌激素、骨密度
12
R68(骨科学(运动系疾病、矫形外科学))
2006-09-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365-368,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