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2095-252X.2016.10.002
人工膝关节置换患者的两种多模式镇痛方法比较的前瞻性研究
目的:比较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两种多模式镇痛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在本科室行单侧人工膝关节置换的86例两种多模式镇痛效果。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随机分为 A、B 两组,两组患者均采用术前超前镇痛,术中关节周围注射混合镇痛药物,A 组患者采取术后持续股神经阻滞术的方法,B 组患者术后采用自控静脉泵的镇痛方法。分别记录术后6、12、24、48、72 h 各时间点患者在静止和活动时的视觉模拟评分( visual analogue scale,VAS )以及膝关节活动度和镇痛药物副作用的发生情况。结果在术后6、12、24、48、72 h,A 组患者的静止 VAS 评分平均值分别为1.2±0.66、1.91±0.63、2.12±0.56、2.53±0.31、2.24±0.44;B 组患者的静止 VAS 评分平均值分别为2.15±0.59、2.50±0.49、3.72±0.45、3.54±0.38、3.23±0.48,两组患者静止 VAS 评分在各个时间点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12、24、48 h,A 组患者的运动 VAS 评分平均值分别为4.91±0.63、4.12±0.76、3.73±0.31,B 组患者的运动 VAS 评分平均值分别为5.90±0.49、6.52±0.45、5.34±0.3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A 组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和便秘的发生率分别为4.65%,6.98%,B 组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和便秘的发生率分别为25.6%、2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第3~5天,A 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平均值分别为(50.7±7.3)°、(67.4±8.3)°、(84.7±9.2)°,B 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平均值分别为(46.8±10.3)°、(57.9±9.5)°、(73.6±1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 组患者术后满意度为79.1%,B 组为5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前镇痛联合多模式镇痛方法可以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取得满意的镇痛效果,术中关节周围注射混合镇痛药物联合术后连续股神经阻滞的镇痛效果好于术中关节周围注射混合镇痛药物联合术后使用自控静脉泵的镇痛效果,且镇痛药物的副作用少,患者满意度高。
关节成形术、置换、膝、人工膝关节、膝关节、疼痛、手术后、镇痛
5
R687.4(骨科学(运动系疾病、矫形外科学))
2016-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726-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