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种异体颈椎间盘移植术后核磁共振成像分析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2095-252X.2012.06.003

同种异体颈椎间盘移植术后核磁共振成像分析

引用
目的观察评估颈椎异体椎间盘移植后核磁共振成像的特征性表现,进一步了解移植椎间盘的生物学性能.方法13例患者因颈椎间盘突出(退变性、外伤性)行椎间盘移植手术,平均年龄45±8.1岁,术后平均6.4±3.4年随访.分别于术前、术后及定期进行临床JOA评分及颈椎MRI扫描.利用MRI工作站软件测量病变节段颈髓最狭窄处面积;依据改良Schneiderman’s灰度值评分标准,测量并计算移植椎间盘信号强度并予比较分析;另外,在本次研究终末随访时行钆喷酸增强MRI扫描,通过对比分析椎间盘内信号强度的变化,进一步了解移植椎间盘营养通道的建立情况及其存活状态.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了充分的颈椎管减压,病变节段脊髓横截面积由术前(112.7±20.5)mm2增大为(172.2±29.6)mm2(P<0.05),相应颈椎退变病例JOA分值由术前10.7±1.7增加为随访时15.1±1.5(P<0.05).与相邻正常椎间盘信号值比较,5例移植椎间盘信号值明显下降,1例移植节段发生了自发性融合.移植椎间盘内髓核T2像灰度分值呈降低趋势,由术后即刻0.36±0.17降至随访时0.21±0.15(P<0.05).通过T1加权像测量钆剂增强后椎间盘信号强度,移植间盘髓核T1像灰度分值由0.46±0.19增加至0.59±0.24(P<0.05).结论同种异体椎间盘移植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疾患的一种有效手段,安全可靠;虽然长期随访移植椎间盘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退变,但术后椎间盘可以存活并有效重建其营养通道,进而参与宿主的机体代谢活动并承担一定的生理功能.

椎间盘移植、核磁共振、影像学测量、临床疗效

R687.3;R445.2(骨科学(运动系疾病、矫形外科学))

2012-12-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569-573

相关文献
评论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