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3-0034.2006.07.004
髋关节置换术后翻修原因分析
目的:分析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翻修的原因,并评价其疗效.方法:本组30例(31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翻修术,男12例,女18例,平均年龄63.1岁(47~74岁).初次关节置换类型:全髋置换19例(20髋),人工股骨头置换11例.翻修原因:3例(3髋)为感染性松动,余均为无菌性松动.翻修距初次手术时间:1年以内1髋,2~3年3髋,8~10年21髋,10~15年6髋.翻修假体类型:均为混合型假体,国产12例(12髋),进口18例(19髋).X线评价包括翻修前骨缺损,翻修前后的下肢长度,股骨偏心距,前倾角.临床功能评价采用Harris评分.结果:30例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4.1年,术后所有患者双下肢基本等长(差距小于1 cm).偏心距、前倾角、颈干角恢复至初次手术前水平,术后3个月均完全负重,髋关节疼痛除2例外其余完全缓解,至最后1次随访时,按Harris评分,优16髋,良10髋,可4髋,差1髋.无感染及髋关节脱位发生.结论:翻修的常见原因为无菌性松动、髋臼磨损和感染性松动;髋关节翻修是一种近期疗效满意的方法.
髋关节置换术、翻修、术后并发症
19
R6(外科学)
2006-08-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392-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