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618/j.issn.1001-5728.2014.05.009
大鼠骨骼肌损伤后不同时间的病理学变化
目的 观测大鼠-骨骼肌损伤后不同时间点的病理学变化,为损伤时间推断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 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35只)和对照组(5只),实验组用500g重的打击器打击大鼠右下肢,建立大鼠骨骼肌机械性损伤动物模型,并随机均分为伤后6h、12h、1d、3d、7d、10d、14d组.应用HE染色、Mallory染色和图像分析法观测大鼠骨骼肌损伤的病理学改变.结果 伤后6h,损伤区骨骼肌变性、间质大量出血和炎细胞浸润;12h~1d,骨骼肌坏死,伴大量炎细胞浸润,以PMNs和MNCs为主,数量分别达到高峰;3d起,坏死骨骼肌被逐渐清除,PMNs和MNCs数量逐渐减少,FBCs和新生骨骼肌开始出现,少量胶原纤维形成;7d,FBCs和新生骨骼肌数量继续增多,伴新生血管生成和胶原纤维沉积;10d~ 14d,FBCs数量和胶原纤维沉积分别达到高峰.结论 大鼠骨骼肌损伤区PMNs、MNCs和FBCs数量,以及胶原纤维沉积随损伤经过时间的规律性变化,可为损伤经过时间推断研究提供参考.
法医病理学、损伤时间推断、多形核白细胞、单个核细胞、成纤维样细胞、胶原纤维沉积
29
DF795.1(诉讼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81202383;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20122104110025;中国政法大学青年教师学术创新团队资助项目
2016-06-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431-433,436,后插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