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中VEGF基因多态性和临床意义的研究进展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779/j.issn.1009-3419.2013.08.08

肺癌中VEGF基因多态性和临床意义的研究进展

引用
1971年Folkman[1]第一次提出了血管生成的观点,认为肿瘤的生长、增殖均与血管生成密切相关,并且可以成为肿瘤治疗的靶点。随后的几十年中,无数的肿瘤学家、基础研究科学家、药理学家、制药企业聚集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相关领域,研究VEGF在肿瘤血管生成过程中的分子机制,并以其为药物靶点阻断血管的形成过程,以此抑制肿瘤生长[2]。2004年诞生了第一个以血管为靶点的抗VEGF单克隆抗体贝伐单抗,并成功应用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结肠癌和肾癌等实体瘤中。但是,在抗血管生成药物的临床应用过程中,至今还未发现可靠的生物标志物在用药前可以将受益的靶人群筛选出来。正如通过检测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突变状态预测应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 TKI)类药物疗效一样,如果在应用抗血管药物时能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治”,将会使患者最大程度上获益。目前研究发现, VEGF基因多态性不仅与个体对抗肿瘤药物(包括靶向治疗和化疗)的敏感性有关,还与肿瘤的易感性、生物学行为、预后等方面密切相关,包括乳腺癌、卵巢癌、结直肠癌、前列腺癌等多种实体瘤。但是在肺癌中有关VEGF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还不多,本文就目前肺癌中VEGF基因多态性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非小细胞肺癌、基因多态性、临床意义、Lung Cancer、抗血管生成、抑制肿瘤生长、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growth factor receptor、抗肿瘤药物、预测应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实体瘤、表皮生长因子、药物靶点、lung cancer、生物学行为、生物标志物、单克隆抗体、肿瘤治疗

R73;R97

2013-09-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433-437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肺癌杂志

1009-3419

12-1395/R

2013,(8)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