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慢性鼻-鼻窦炎模型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观察
目的 建立大鼠慢性鼻-鼻窦炎模型的成熟方法,观察模型建立过程中各阶段炎症发生、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方法 SD大鼠60只随机分成实验组(A、B、C、D组)和对照组(E),实验组分别将膨胀海绵片置入大鼠左侧鼻腔,距离前鼻孔约15mm,位于窦口鼻道复合体处,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菌株悬浊液左侧鼻腔内灌注.于术前及术后3d、4周、8周、12周行内眦静脉/腹主动脉取血查血常规.实验组分别于术后3d、4周、8周、1 2周处死,解剖并取双侧上颌窦黏膜行病理切片及双侧鼻腔分泌物培养.对照组直接处死,取双侧上颌窦黏膜行病理切片及双侧鼻腔分泌物培养.结果 大鼠慢性鼻-鼻窦炎造模过程中,实验组术后3d、4周、8周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值均显著高于术前和对照组(P<0.01),并在4周之内保持高水平.术后1 2周时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值较术前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大鼠95.7%(44/46)发生鼻中隔穿孔,多位于鼻中隔前下部,术后3d内即可发生.解剖发现3d以上各实验组双侧鼻窦均有大量脓性分泌物,术后8 ~12周各鼻窦脓性分泌物明显减少.病理切片显示,术后第4~12周,实验组左侧上颌窦黏膜炎症由亚急性向慢性迁延.C、D组右侧上颌窦黏膜8、1 2周同左侧上颌窦黏膜有相似程度的炎症.分泌物培养显示,术后第4周36.4%双侧鼻腔均培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他培养结果均为条件致病菌.术后12周所有培养均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66.7%的双侧鼻腔培养为条件致病菌,其余未检出细菌.结论 鼻腔膨胀海绵填塞可有效建立大鼠慢性鼻-鼻窦炎模型,术后约4周的急性期,逐渐转向慢性炎症,至12周形成稳定的慢性炎症.此时是进行进一步干预研究的成熟时机.细菌感染与慢性鼻-鼻窦炎的炎症持续状态并无明确相关性.
大鼠、慢性鼻-鼻窦炎、动物模型
17
R765.4(耳鼻咽喉科学)
江苏省卫生厅医学重点人才RC2007010;南京市医学科学发展项目QYK09171
2016-07-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419-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