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山断裂带及邻区地震震源机制解计算及应力场反演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1-4683.2015.04.001

茅山断裂带及邻区地震震源机制解计算及应力场反演

引用
利用2001年1月~2014年4月江苏及邻区数字地震波形资料,采用P波、S波初动和振幅比联合求解方法计算了茅山断裂带及邻区149次中小地震震源机制解.震源机制解特征分析表明,研究区中小地震震源类型以走滑型为主,兼有一定比例的正断层类型,而逆冲型相对较少,P、T轴优势方向分别为NEE-SWW、NNW-SSE向.利用149次地震的震源机制解,采用自助线性应力反演(LSIB)方法反演了研究区应力张量.结果显示,最大主应力S1方位角为254.2°,俯角为2.6°,最小主应力S3方位角为163.9°,俯角为9.5°.为了进一步印证所得应力张量的可靠性,又利用1970年以来ML≥3.5地震震源机制解再次反演,所得结果中最大主应力S1方位角为252.4°,俯角为8.4°,最小主应力S3方位角为160.4°,俯角为12°.2份不同的震源机制解资料反演所得应力张量十分接近.应力张量结果表明,茅山断裂带及邻区处于以NEE-SWW向水平压应力和NNW-SSE向水平张应力为主的现代构造应力场中.

震源机制解、应力张量、茅山断裂带

31

P315(大地(岩石界)物理学(固体地球物理学))

中国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项目XH15020Y;江苏省科技支撑-社会发展项目BE2011814;中国地震局震情跟踪青年课题项目2014020122;江苏省地震局青年基金重点项目201402

2016-10-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1页

605-615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地震

1001-4683

11-2008/P

31

2015,31(4)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