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线建设初期"厂社结合"模式的产生与推广
近年来,三线建设得到学术界广泛关注①,三线建设时期的城乡关系、工农关系也逐渐进入学界同仁的视野,但对于三线建设初期中央、地方、企业等不同层次处理工农关系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摸索等问题,仍然还有较大的探讨空间②.实际上,三线建设之初,从中央到地方都在思考和探索如何处理工农关系,而"厂社结合"模式就是当时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学界对此问题虽有所提及,但尚无深入的研究,有学者曾提及四川华蓥工农示范区探索"工农结合,城乡结合"③,以及四川绵阳"厂社互助,定点支农"的尝试等问题④,这或多或少关注到工厂与公社的互动,但仍需进一步探讨;有学者描述了"厂社结合"模式的产生过程,但学术层面的思考与分析仍需加强⑤;有的文章是笔者目前所见为数不多的专题研究,但该文并未对"厂社结合"模式的产生、推广、效益、困境等问题进行全面梳理和探讨⑥.笔者以为,对"厂社结合"模式的探讨是破解如何认识三线建设时期的工农关系以及"工农并举"政策内涵的一把"钥匙".本文在阅读第一手档案文献和开展口述访谈的基础上,梳理"厂社结合"模式的产生与推广,考察该模式诞生的历史背景、为工农双方带来的效益以及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后出现的问题,以期从学理层面深刻认识三线建设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之间的互动关系.
本文是2018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三线建设历史资料搜集整理与研究"18JZD027
2021-10-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2页
11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