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元古代以来甘肃西秦岭造山过程的地球化学证据及其成矿背景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0-3657.2011.03.012

新元古代以来甘肃西秦岭造山过程的地球化学证据及其成矿背景

引用
通过研究1980-1998年获取的西秦岭组(群)级岩石地层单元和花岗岩类的地球化学数据,如地层中稳定元素的比值和含量的接近程度指示的物源关系、A型花岗岩的微量元素证据、构造环境判别图解等,结合前人的地球物理数据解释成果,论述了新元古代以来西秦岭造山过程:进一步阐明了造山过程与成矿作用之间的关系.利用组级岩石地层单元的相对均一性,引入Ⅰ型花岗岩判别方法--SiO2-P关系判别法,在印证前人成果的基础上获得新认识.认为新元古代以来,西秦岭的地壳演化可以划分为以下4个过程:中元古代末期至震旦纪早期华北和扬子板块的汇聚-分离-汇聚过程,震旦纪晚期-奥陶纪的伸展过程,志留纪-侏罗纪的自东至西的汇聚过程,泥盆纪-中新生代自东至西乃至西秦岭全区的板内伸展过程.华北地块和扬子地块在中元古代、新元古代和震旦纪的某个时期曾相互接近,震旦纪后逐渐相互远离并形成多岛洋盆.志留纪前后,依次发生过洋内俯冲、弧陆碰撞和洋陆俯冲.南北板块的碰撞始于泥盆纪,结束于侏罗纪,但富铝矿物含量高的与碰撞有关的S-型花岗岩形成于三叠纪.两板块的碰撞自东部的勉略一带逐渐向西迁移至迭部一带,震旦系至三叠系依次增生至华北板块,随后与消减、拆沉的扬子板块有关的板内伸展及相应花岗岩类的入侵自东部的党川地区向西迁移,直至全区整体处于伸展状态.不管早古生代的弧陆碰撞机制是什么,迭部-略阳断裂至少在志留纪以来在西秦岭的地壳演化中起着主要作用.沉积成矿的峰期是志留纪和泥盆纪,对应于洋盆开裂至洋盆关闭的转换期;热液成矿的峰期是三叠纪和侏罗纪,与印支-燕山期岩浆活动期一致,对应于碰撞向板内伸展的转换期.

新元古代以来、造山过程、地球化学证据、成矿背景、西秦岭、甘肃

38

P542+.1(构造地质学)

"固体介质中多元素地球化学场的线性与非线性竞争规律及其应用"项目GPMR200904

2011-09-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0页

637-656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地质

1000-3657

11-1167/P

38

2011,38(3)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