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某油田地下水石油类污染途径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0-3657.2007.01.022

浅析某油田地下水石油类污染途径

引用
研究区处于东北某油田区,该油田已有近50年的开发历史.随着对石油需求的不断增加,大量的石油被开采了出来.但是在开采过程中由于对落地原油及开采过程中油田废水的处置不当,致使地下水遭受了污染.因此保护地下水免受进一步污染对当地居民的身体健康和人身安全都是非常必要的.笔者基于研究区水样测试的结果石油类污染物浓度等值线图,发现地下水中石油类污染小范围内呈面状分布外,主要呈点状分布于研究区.通过结合对研究区地质环境、构造背景、地表水流和污染源的大量调查研究,分析得出石油类污染物主要是通过由过量开采地下水引起的地裂缝和新构造断裂引发的地裂缝以及事故性污染到达地下水的.研究区的ZK6号井附近由于长期的超量开采地下水从而改变了地下水流向,在地表则形成了地面沉降并引发了此处的地裂缝,致使此地下水油类的污染非常严重.另外,新构造断裂在北西向、北北东向及东西向3组壳断裂带的基础上继承性运动,致使下伏含油层油气沿裂缝上窜污染上覆含水层,同时在油田地表发育大量的地沟、地裂缝,地表洒落的原油及其他污染物通过这些地裂缝污染含水层.

油田、地下水、石油类污染物、地裂缝、地面沉降、新构造断裂

34

X143(环境地学)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共建计划产学研究合作项目ZH104910540

2007-04-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153-159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地质

1000-3657

11-1167/P

34

2007,34(1)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