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760/cma.j.issn.2095-4255.2015.01.020
砷致癌机制的研究进展
砷(As)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无机元素,具有类似金属特性,包括世界卫生组织(WHO)下属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在内的众多权威机构已经明确砷及其化合物是致癌物质,但是其致癌机制尚不明确,目前仍缺乏一个公认的、具有完全说服力的致癌学说.我国是受砷中毒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不仅存在饮水型和职业暴露型砷中毒病区,还有我国特有的燃煤污染型砷中毒病区,张微等[1]通过2010及2011年我国11个省(自治区)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为监测省(区)的170个在既往高砷暴露人数超过100人的病区村中抽取监测村进行的调查显示,地方性砷中毒改水工程运行情况及水质质量不容乐观,已改水病区砷中毒患病率仍然高于未改水病区.砷中毒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可造成肺癌、肝癌、皮肤癌、肾癌和膀胱癌等多种肿瘤疾病.砷致癌机制的研究已成为环境卫生科研的重大课题.为此,作者从染色体异常、DNA甲基化到诱发活性氧方面归纳整理了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针对目前砷致癌作用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论述,以期为今后开展相关工作提供参考意见和研究方向.
砷、致癌、机制、研究进展
34
O613.6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60413
2015-03-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