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760/cma.j.issn.1000-4955.2012.04.014
Ⅰ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包膜糖蛋白120V4区氨基酸位点突变对感染细胞能力的影响
目的 探讨Ⅰ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包膜糖蛋白120 V4区氨基酸位点发生突变对CCR5及CXCR4嗜性毒株感染靶细胞能力的影响.方法 根据ADA株为CCR5嗜性毒株,只具有感染CCR5细胞的能力;HXB2株为CXCR4嗜性毒株,只具有感染CXCR4细胞的能力,通过重叠延伸剪接的方法,构建CCR5嗜性及CXCR4嗜性毒株V4区丙氨酸替换突变体.将突变体表达载体与带有荧光报告基因的HIV骨架基因表达载体共同转染真核细胞,制备假病毒颗粒.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假病毒中HIV-1 P24抗原,对假病毒进行定量.将假病毒接20、40 ng感染U87.CD4.CCR5和U87.CD4.CXCR4细胞,以野生株ADA和HXB2毒株为对照,通过荧光素酶(RLU)测定,检测HIV-1 V4区氨基酸386-417位点各突变体假病毒对细胞的感染能力.结果 成功构建HIV-1 ADA和HXB2株V4区丙氨酸替换突变体,各获得10株突变体.在ADA株和HXB2株,389-391及414-417位点均发生丙氨酸替换突变体,无论是用20ng,还是40 ng假病毒感染,对CCR5及CXCR4细胞的感染能力均完全丧失[(0±0)%];在ADA株,400-403和408-410位点发生丙氨酸替换突变体,当假病毒在20 ng时,感染细胞的能力达到了(124±35)%和(182±29)%;在40ng时,感染能力达到了(127±8)%和(134±16)%;在HXB2株,395-397位点发生丙氨酸替换突变体,当假病毒在20 ng时,感染能力达到了(144±42)%;在40 ng时,感染能力达到了(121±18)%;两株在其他位点发生丙氨酸替换突变体,但仅保留部分感染细胞能力( 15% ~ 84%).结论 HIV-1包膜糖蛋白V4区389-391及414-417位点氯基酸发生丙氨酸突变,使病毒完全丧失感染靶细胞能力.
Ⅰ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包膜糖蛋白、点突变、感染
31
R599(全身性疾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71910;科技部“十一五”传染病重大专项2008ZX10001-012;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D2007-20;黑龙江省教育厅科研基金12511184;黑龙江省博士研究生创新基金YJSCX2009-222HLJ;哈尔滨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创新基金HCXB2009014
2012-10-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4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