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高原长爪沙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现状分析
目的 阐述疫源地演变过程及空间结构;分析人间鼠疫和动物鼠疫流行特点;提出相应防控策略.方法 建立鼠疫疫源地、人间鼠疫和动物鼠疫数据库,对该疫源地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世纪初的数十年间,长爪沙鼠疫源地人间鼠疫十分猖獗,至30年代后期有所减弱.人间鼠疫真正得到控制是在1950年之后,但时而亦有发生,至2019年的70年间,8个年度发生鼠疫病人21例,死亡5例.该疫源地于1954年首次在长爪沙鼠及媒介体内分离出鼠疫菌,至2014年底已判定31个县为鼠疫疫源县,疫源面积由1980年的103 460 km2增至2014年的126 159.17 km2.1954年至2018年的65年间,该地区有58个年度发生动物鼠疫流行,判定染疫动物5 170只,媒介检菌1 596株.该疫源地动物鼠疫全年皆有流行,年际间呈波浪式起伏,间隔一定年代则出现一次较大的流行;季节上呈明显的双峰曲线,前峰在4~5月,后峰在10~ 11月.结论 长爪沙鼠疫源地动物鼠疫将长期存在,时而波及人间是必然现象.总体防控策略是加强动物鼠疫监测,发现动物疫情及时处置,提高基层医务人员对鼠疫病人的诊疗意识,从而降低人间鼠疫发生频率,控制远距离传播.
长爪沙鼠、疫源地、现状、分析
35
R516.8(传染病)
国家卫健委卫生行业专项201202021
2020-08-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22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