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499/j.issn.1008-8830.2015.08.024
改良腹膜透析术治疗新生儿心脏手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
随着新生儿复杂危重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数量的增加,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已成为影响新生儿早期预后的重要并发症,据统计,其发生率为10%~39%[1],病死率高达33%~79%[2]。腹膜透析操作简便,不需要建立另外的血管通路和全身抗凝,费用低,且小儿滤过率高,疗效确切,是目前新生儿和婴幼儿中、重度急性肾功能衰竭的首选替代治疗[3-4]。然而,传统的腹膜透析并发症在新生儿中的发生率高于一般的婴幼儿,其原因是由于传统的腹膜透析置管过程中需切开腹壁、开放腹腔以及所用Tenckhoff管相对新生儿太长太大太硬所致[5]。Seldinger穿刺置管技术是临床上广泛应用的经皮穿刺置管术,其在穿刺置管过程中创伤小、操作安全简便,临床上应用Seldinger穿刺置管技术向腹腔内置入14G单腔静脉导管进行腹腔积液引流,具有无需切开腹壁及开放腹腔,引流效果良好的特点[6-7]。而且,置入腹腔的14G单腔静脉导管与传统的腹膜透析Tenckhoff管相比,具有管径更小,更加柔软,组织相容性更好,长期留置不易损伤腹腔内器官的优点。近年来,我们对传统的腹膜透析术进行改良,采用Seldinger穿刺置管技术,在心脏手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新生儿中置入14G单腔静脉导管代替传统的Tenckhoff管进行腹膜透析,以期减少新生儿腹壁创伤,降低新生儿腹膜透析并发症的发生率。本研究将近年来在我院采用改良腹膜透析术进行腹膜透析的11例心脏手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报道如下。
腹膜透析术、术治疗、新生儿、心脏手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穿刺置管技术、单腔静脉导管、腹腔内、透析并发症、发生率、婴幼儿、临床资料、腹膜透析置管、腹壁、组织相容性、心脏病手术、穿刺置管术、早期预后、应用、引流效果
R57;R6
2015-08-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880-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