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复苏过程中大鼠皮质脊髓束神经电信号放电频率、波幅、峰间期的变化分析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13429/j.cnki.cjcr.2016.05.006

麻醉复苏过程中大鼠皮质脊髓束神经电信号放电频率、波幅、峰间期的变化分析

引用
目的 分析麻醉复苏过程中大鼠皮质脊髓束(CST)神经电信号放电频率、波幅、峰间期(ISI)的变化,为临床脊髓损伤(SCI)的修复与功能重建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成年雄性清洁级SD大鼠20只,称重后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麻醉,于麻醉复苏期大鼠脊髓植入微电子芯片,采用RM6280C多道生理信号采集处理系统记录与分析麻醉后1 h(麻醉期)和麻醉后2h、麻醉后3h(复苏期)的信噪比(SNR)、神经电信号的放电频率、波幅、ISI.结果 (1)放电频率:大鼠麻醉后1h时的放电频率呈阵发性发放,最高为100s时(15.65±2.17)次/s;麻醉后2h和麻醉后3h的放电频率呈弥散性发放;各时间点不同放电单位时的放电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中麻醉后3h的放电频率均高于麻醉后2h且低于麻醉后1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放电波幅:不同时间点的放电波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麻醉后3h的放电波幅[(194.27 ±20.19)μV]低于麻醉后2 h[(254.65±25.23) μV]和麻醉后1 h[(623.38±156.59) μV],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 ISI值:麻醉后1h时的ISI值最高为0.02 s时的(70.46±20.62)ms;麻醉后2h和麻醉后3h的ISI值较分散;各时间点在不同放电单位时的ISI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其中麻醉后3h的ISI值均高于麻醉后2h,均低于麻醉后1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麻醉复苏期大鼠的CST神经电信号放电频率、波幅、ISI与麻醉期比较均有显著变化.微电子芯片电信号记录对SCI修复和功能重构具有一定临床指导价值.

皮质脊髓束、神经电信号、麻醉复苏期、频率、波幅、峰间期

29

R-33;R651.2(医学研究方法)

湖北省重点实验室2014年度开放基金立项SB201411

2016-08-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598-601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临床研究

1674-8182

32-1811/R

29

2016,29(5)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