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花苜蓿对低磷酸盐和亚磷酸盐胁迫响应机制的比较分析
为了阐明紫花苜蓿对低磷酸盐和亚磷酸盐胁迫响应机制的差异,采用正磷酸盐(正磷,0.5mmol/L KH2PO4)、低磷酸盐(低磷,5μmol/L KH2PO4)和亚磷酸盐(亚磷,0.5mmol/L KH2PO3)分别处理苜蓿幼苗,分析不同磷酸盐处理下4、8和12d时苜蓿的形态、生理指标和磷吸收相关基因表达情况.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亚磷酸盐和低磷酸盐处理下植株地上部生物量在第8d时分别下降了52% 和38%,在第12d时分别下降了44% 和16%;亚磷酸盐胁迫12d时植株根部全磷含量上升了34%,而低磷处理12d时植株根部全磷含量下降达68%.实时荧光定量结果显示,低磷处理第4d时,MsPHO1基因受诱导,促进植物体内磷的转运及低磷应激反应;在第12d时MsSQD2表达上调,植物通过降解磷脂膜来调控体内磷平衡;低磷酸盐和亚磷酸盐处理都可诱导MsPH T2基因的表达,促进植物从外界吸收更多的磷.综上所述,低磷酸盐和亚磷酸盐胁迫均会抑制苜蓿地上部和地下部生长,但亚磷酸盐对苜蓿地上部的抑制程度大于低磷酸盐,且根部对亚磷酸盐吸收效率较大.因此,紫花苜蓿会通过抑制植株生长、增加根部对磷的吸收、调节低磷应激基因等适应亚磷酸盐环境.
紫花苜蓿;亚磷酸盐;低磷酸盐;磷转运蛋白
43
S541.1(饲料作物、牧草)
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山东省一流学科-草学;山东省现代农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青岛农业大学高层次人才启动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2021-09-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2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