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收藏
摘要: 目的 了解艾滋病(AIDS)合并播散性非结核分枝杆菌病(DNTM)的临床、病原学特点及治疗转归,提高该病诊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血培养确定AIDS合并DNTM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存活与死亡患者的差异.结果 30例患者男性26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35.5±7.8)岁.主要临床表现:发热(28例)、咳嗽(23例)、咳痰(17例)、午后发热(16例)等.CD4+T淋巴细胞中位数5个/μ L(0~63个/μL)、血沉升高25例、贫血26例、白细胞降低12例、白细胞升高5例、血小板减少7例.30例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胸腹部CT影像学异常,主要包括:肝肿大(21例)、脾肿大(24例)、胸腔淋巴结肿大(22例)、腹腔淋巴结肿大(23例)、双肺斑片影(17例)等.30株非结核分枝杆菌(NTM)中,鸟分枝杆菌复合群(MAC)17株,堪萨斯分枝杆菌5株,其他8株.药敏试验显示,对多种抗结核药不同程度耐药,多耐药率86.7%,耐多药率70.0%,广泛耐药率43.3%.25例患者接受正规抗NTM治疗及高效联合抗病毒治疗(HAART),共治愈22例,死亡8例.死亡患者NTM广泛耐药率显著高于存活患者(P<0.05),且接受规范NTM治疗及HAART比例均明显低于后者(P<0.05).结论 AIDS合并DNTM病原以MAC多见,耐药情况严重,广泛耐药可能与患者死亡相关,接受正规抗NTM治疗及HAART仍效果显著.
关键词: 艾滋病、播散性非结核分枝杆菌病、临床特点、耐药、治疗转归
所属期刊栏目: 23
分类号: R512.91(传染病)
资助基金: 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20151A011033;国家自然青年基金81301480;广东省省级科技计划项目2014A020212425;Guangzhou Medicine and Health Care Technology Projects20151A011033;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81301480;Guangdong Provinc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lan Projects2014A020212425
在线出版日期: 2017-12-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页数: 共4页
页码: 999-1001,1005
英文信息展示
收起英文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