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后区:从解剖、生理到临床疾病谱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19845/j.cnki.zfysjjbzz.2020.4051

极后区:从解剖、生理到临床疾病谱

引用
19世纪中叶Giannuzzi曾假设大脑中可能有呕吐中心;1881年,Thumas描述了一个位于第四脑室底部中线两侧的区域,如果在动物身上被破坏,可以阻止阿扑吗啡的呕吐作用;1896年,著名瑞典神经解剖学家 Magus Gusta Retzius在人类神经解剖学一书中首次描述此区域并命名为极后区(area postrema,AP);20世纪20 年代早期,Wislocki and Put-nam注意到该区域有大量的血液供应; Borison and Wang证实了它是呕吐相关的化学感受器激发区( chemoreceptor trig-ger zone,CTZ) [1].目前,极后区被认为是室周器官的一种,其特点为内皮细胞间缺乏紧密连接,缺乏血脑屏障,这样更易于血液循环与脑脊液间进行物质交换.神经学家们正在逐步揭开极后区的神秘面纱.病变涉及极后区,临床表现为无法用其他原因解释的顽固性呃逆、恶心、呕吐( INH) ,持续时间>48 h,称作极后区综合征( area postrema syndrome, APS) [2].APS是神经免疫和脱髓鞘疾病研究中的热点.此外,它不仅是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 NMOSD)的核心症状之一,在感染、肿瘤、中毒、代谢性等疾病中也有它的身影.

极后区、解剖、组织发育、生理功能、临床疾病谱

37

R741(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No.18A320071

2020-10-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766-768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003-2754

22-1137/R

37

2020,37(8)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