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合并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恶性肿瘤合并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引用
目的 总结并分析恶性肿瘤合并脑梗死的临床及预后特点.方法 收集2013年1月~2017年7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非神经系统躯体恶性肿瘤合并急性脑梗死4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根据改良Rankin评分量表 (modified Rating Scale, mRS) 评价急性脑梗死后90 d功能预后, 根据mRS量表是否≥3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 (0~2分) 与预后不良组 (3~6分) , 总结两组患者病因、影像学表现、实验室指标及预后特点, 分析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采用SPSS 20. 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根据数据类型, 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秩和检验或精确概率检验.结果 (1) 41例患者中33例 (80. 5%) 具有传统脑血管病危险因素, 病因分型中18例 (43. 9%) 为隐源性; 22例 (53. 7%) 病灶分布在多支血管供血区; 70. 7%为多发小病灶.病灶分布在皮质及皮质下32例 (78. 5%) , 幕下病灶以累及小脑更常见13例 (31. 7%) , D-二聚体水平为0. 96 (0. 22, 3. 76) mg/L. (2) 41例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率9. 8%, 90 d死亡率39. 0%, 幸存者仍有52. 0%存在严重残疾.比较预后良好组 (n=12) 与预后不良组 (n=29) 的临床特点差异, 预后不良组隐源性机制、多支血管分布区多发梗死、肿瘤4期比例更多见;入院NIHSS评分、D-二聚体水平更高, 血红蛋白水平偏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5) .结论 恶性肿瘤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传统卒中危险因素常见, 病因以隐源性为主, D-二聚体普遍升高, 影像以多支血管分布区的多发小病灶为特点, 住院期间死亡率高, 90 d功能预后差.推测其发病机制与普通脑梗死患者不同, 可能高凝状态同传统卒中危险因素一起影响了病情的发生和进展.

脑梗死、恶性肿瘤、临床特点、预后

36

R743(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2019-05-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37-42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003-2754

22-1137/R

36

2019,36(1)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