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465/j.cnki.jvs.2016.13.008
双向水平地震下7度区框架结构的“强柱弱梁”措施
结合汶川地震中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塑性铰普遍出现在柱端的震害现象,重点研究了“强柱弱梁”措施和“超烈度”对结构抗震性态的影响。按中国规范分别设计7度0.1 g 区和0.15 g 区三级抗震规则空间框架,并采用逐渐增大的“强柱弱梁”措施,对两类7度区框架各形成5个算例结构。在 OpenSees 平台上,计算框架在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非线性反应。结果表明,抗震规范 GB50011-2001给出的三级抗震的“强柱弱梁”措施取值明显偏低,在罕遇地震作用下7度0.1 g 区框架塑性铰数量少、基本为柱铰,7度0.15 g 区框架塑性铰数量较多、梁铰少。抗震规范 GB50011-2010提高柱端弯矩增大系数取值后,结构的塑性铰分布规律基本没有改善。按抗震规范 GB50011-2001设计的7度区空间框架在“超烈度”地震波作用下的损伤特征是塑性铰普遍出现在柱端,与汶川地震的震害现象一致,7度区框架的梁端地震组合弯矩小、现浇板钢筋影响幅度大、“强柱弱梁”措施过低、结构遭遇“超烈度”共同导致了该危险的塑性铰分布特征。
钢筋混凝土、三维框架、双向水平地震作用、强柱弱梁、非线性分析
35
TU311.3(建筑结构)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78487
2016-07-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4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