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对宫腔粘连大鼠子宫内膜修复的效应观察
目的:观察电针对宫腔粘连(IUA)大鼠子宫内膜纤维化程度及炎性反应的影响,探讨电针修复子宫内膜的可能机制.方法: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组,每组15只.采用机械搔刮联合脂多糖感染双重损伤法建立IUA大鼠模型.电针组予"关元"针刺、双侧"子宫""三阴交"电针治疗,15 min/次,1次/d,连续干预2个动情周期.每组5只大鼠于动情期取材,HE染色法观察子宫内膜形态及腺体数目变化,Masson染色法观察子宫内膜纤维化面积,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子宫内膜组织中Ⅰ型胶原蛋白(Col-Ⅰ)、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蛋白阳性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子宫组织中整合素αγβ3(Integrinαγβ3)的蛋白表达量,ELISA法检测大鼠子宫组织中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每组剩余10只大鼠于妊娠第8天取出子宫组织,比较各组大鼠子宫内胚胎着床数目.结果:空白组大鼠动情期的子宫组织结构完整,内膜层清晰,宫腔通畅,形态规则,腺体密集;模型组大鼠动情期的子宫内膜层被破坏,宫腔明显狭窄呈粘连状态,腺体稀疏;电针组大鼠动情期的子宫组织结构基本完整,部分区域新生腺体较多,趋近于正常.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子宫内膜腺体数量明显减少(P<0.01),子宫内膜纤维化面积比值升高(P<0.01),子宫内膜组织中Col-Ⅰ、TGF-β1蛋白阳性表达升高(P<0.01),子宫组织Integrinαγβ3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1),IL-1β、TNF-α含量升高(P<0.01),损伤侧子宫胚胎着床数明显减少(P<0.01);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大鼠子宫内膜腺体数目显著增多(P<0.01),子宫内膜纤维化面积比值明显降低(P<0.01),子宫内膜组织中Col-Ⅰ、TGF-β1蛋白阳性表达降低(P<0.01,P<0.05),子宫组织Integrinαγβ3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1),IL-1β、TNF-α含量降低(P<0.01),损伤侧子宫胚胎着床数明显增加(P<0.05).结论:电针能够改善IUA大鼠子宫内膜纤维化,降低IUA大鼠子宫组织炎性反应,增强子宫内膜容受性,促进子宫内膜修复,有利于胚胎着床.
宫腔粘连、电针、子宫内膜修复、纤维化、炎性反应
48
R245.9+7(中医临床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
2023-07-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550-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