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对颅脑损伤大鼠行为学及损伤脑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观察电针对颅脑损伤(TBI)大鼠行为学、损伤脑组织病理形态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10只及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各30只,后3组进一步分为3、7、14 d 3个亚组,每组10只.采用改良Feeney自由落体撞击法复制TBI大鼠模型.电针组电针"内关""曲池""足三里"等穴,每次15 min,1次/d,共14 d.治疗3、7、14 d,分别评价大鼠的行为学功能(平衡、行走、神经功能和右侧肢体回缩力),HE染色法观察大鼠损伤脑组织病理形态变化,TUNEL法检测大鼠损伤脑组织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空白组比较,各时点假手术组大鼠平衡、行走、神经功能评分和右侧肢体回缩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大鼠各时点平衡功能、行走功能评分高于假手术组(P<0.01,P<0.05),神经功能评分、右侧肢体回缩力低于假手术组(P<0.01);治疗3 d,电针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右侧肢体回缩力高于模型组(P<0.05);治疗7、14 d,电针组平衡功能、行走功能评分低于模型组(P<0.05,P<0.01),神经功能评分、右侧肢体回缩力高于模型组(P<0.05,P<0.01).治疗3 d时间点,模型组大鼠受损脑组织渗出液较多,间质水肿,出血较重,出现核固缩和核裂解;治疗7d时间点,模型组大鼠脑损伤区炎性反应、水肿较前减轻;治疗14 d时间点,模型组大鼠脑损伤区核固缩现象仍较为明显.电针组大鼠治疗3 d脑损伤区炎性反应、水肿明显,可见核固缩现象,与模型组间差异不明显;治疗7、14 d,电针组大鼠损伤脑组织恢复好于模型组.治疗3、7、14 d时间点,模型组脑损伤区细胞凋亡高于假手术组(P<0.01);治疗7、14 d,电针组脑损伤区细胞凋亡低于模型组(P<0.01,P<0.05).结论:电针可改善TBI大鼠的行为学功能,可能与减轻损伤脑组织细胞凋亡,促进颅脑损伤的康复有关.
电针、颅脑损伤、细胞凋亡
47
R245.9+7(中医临床学)
陕西省教育厅项目;陕西省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22-09-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678-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