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干预痛转化效应及其对背根神经节中蛋白激酶Cε 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电针对痛觉敏化诱发大鼠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WT)及腰椎背根神经节(DRG)中蛋白激酶Cε(PKCε)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干预痛转化效应的机制.方法:第1部分: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敏化组、敏化组,每组6只.于大鼠左后足足底皮下注射1% 角叉菜胶100 mL,7 d后于该足足背注射100 ng/25 mL前列腺素E 2(PGE 2)建立痛转化模型.分别测量大鼠造模前,第1次注射后4、24、48、72 h和7 d,及第2次注射后1、4、24、48 h患侧足趾MWT.第2部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敏化组、敏化组、电针组、假电针组,每组6只.造模方法同第1部分.电针组于第1次注射后开始电针双侧"足三里""昆仑"穴,每次30 min,1次/d,共10 d.检测MWT时间点同第1部分.Western blot法检测第2次注射后48 h患侧DRG中PKCε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敏化组相比,敏化组角叉菜胶注射后4、24、48 h,PGE 2注射后4、24、48 h患侧足底MWT显著降低(P<0.01);与敏化组相比,电针可以显著提升角叉菜胶注射后24、48、72 h及PGE 2注射后24、48 h患侧足底MWT(P<0.05,P<0.01),而假电针无此作用(P>0.05).与假敏化组相比,敏化组腰椎DRG中PKCε表达增多(P<0.01);与敏化组相比,电针组腰椎DRG中PKCε表达减少(P<0.01),而假电针组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电针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并可干预痛转化效应,其机制可能与下调患侧腰椎DRG中PKCε表达有关.
炎性痛、电针、痛转化、背根神经节、蛋白激酶Cε、机械缩足反射阈值
43
R245.9+7(中医临床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81603692;浙江省科技厅公益性实验动物平台项目2016C37135;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计划一般项目2016KYA154
2018-12-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677-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