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药灸“命门”穴对痛经模型大鼠血清雌激素、孕激素水平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
目的:通过观察隔药灸“命门”穴对痛经模型大鼠血清雌激素(E2)和孕激素(P)水平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探讨隔药灸“命门”穴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作用机制.方法: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药物组、针刺组、隔药灸组,每组20只.以缩宫素建立大鼠原发性痛经模型.药物组用加味益母草膏按每日80 g/kg灌胃给药;针刺组针刺“命门”穴,每次留针30 min;隔药灸组用理中汤加减制成的药饼置于“命门”穴上,其上置小艾炷点燃施灸,连灸6壮.各组均于股部皮下注射苯甲酸雌二醇的第5天开始治疗,每日1次,连续7d.比较各组大鼠的扭体反应潜伏期和30 min内扭体数,并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E2和P的水平,用RT-PCR检测各组大鼠子宫内膜雌激素受体(ER)及孕激素受体(PR) mRNA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扭体次数较多,首次扭体潜伏期缩短(P<0.01);与模型组相比,药物组、针刺组以及隔药灸组均能明显延长首次扭体潜伏期,且能减少30 min内扭体反应次数(均P<0.01);与药物组相比,针刺组及隔药灸组均能明显减少30 min内扭体反应次数(P<0.01);隔药灸组30 min内扭体次数最少(P<0.0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血清E2含量显著增加,P含量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药物组、针刺组以及隔药灸组E2显著降低,P显著增加(P<0.01);与药物组比较,针刺组与隔药灸组E2显著降低,P显著增加(P<0.01);与针刺组比较,隔药灸组E2显著降低,P显著增加(P<0.0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子宫内膜ER mRNA表达显著增加(P<0.01),PR mRNA表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药物组大鼠子宫内膜ER mRNA表达显著降低,PR mRNA表达增加(P<0.05,P<0.01);与药物组比较,针刺组与隔药灸组ER mRNA表达降低,PR mRNA表达增加(P<0.05);与针刺组比较,隔药灸组ERmRNA表达降低,PR mRNA表达增加(P<0.05).结论:隔药灸治疗原发性痛经可能与降低痛经大鼠血清E2、子宫内膜ER mRNA表达,增加血清P、子宫内膜PR mRNA表达有关.
隔药灸、原发性痛经、命门、雌激素、孕激素、受体表达
38
R245.82(中医临床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160454
2013-11-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352-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