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合穴、下合穴对慢性阻塞性肺病大鼠肠微循环及不同脏器血管活性肠肽的影响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电针合穴、下合穴对慢性阻塞性肺病大鼠肠微循环及不同脏器血管活性肠肽的影响

引用
目的:观察电针合穴、下合穴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大鼠肠微循环及不同脏器血管活性肠肽(VIP)分布的影响,探讨“合主逆气而泄”与“合治内腑”作用特点与相关机制.方法: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尺泽组及上巨虚组,每组8只.除正常组外,余组均采用气管滴入脂多糖配合烟熏方法制备COPD模型.针刺组在造模的同时隔日针刺1次,共治疗12次.实验结束后用微循环显微测试仪观察各组大鼠肠系膜微循环的变化,放射免疫法测定肺、肠及下丘脑中VIP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肠系膜微血管管径有增大趋势,与模型组相比,尺泽组与上巨虚组肠系膜微血管管径呈现缩小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肠系膜微血管血流加快(P<0.05);与模型组相比,尺泽组、上巨虚组肠系膜微血管血流明显减慢(P<0.01).各组肺、肠、下丘脑3种组织中,肺中VIP的含量最高(P<0.01);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结肠中VIP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尺泽组下丘脑中VIP含量降低(P<0.05).结论:①肺病及肠,说明肺与大肠相表里的正确性;②“尺泽”与“上巨虚”均可使病理刺激引起的肠系膜微血管血流明显减慢,且“尺泽”可显著减少下丘脑中VIP含量,提示“合主逆气而泄”可能存在高位中枢的参与和调控.

慢性阻塞性肺病、电针干预、肠系膜微循环、血管活性肠肽、肺、肠、下丘脑

37

R224.2(中医基础理论)

北京中医药大学自主选题在读研究生资助项目2011-JYBZZ-XS099

2013-01-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369-374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针刺研究

1000-0607

11-2274/R

37

2012,37(5)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