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稀濒危植物矮牡丹生存群落优势种种间联结性及群落稳定性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19675/j.cnki.1006-687x.2018.08023

珍稀濒危植物矮牡丹生存群落优势种种间联结性及群落稳定性

引用
采用方差比率法(VR)、x2检验、联结系数(AC)、共同出现百分率(PC)、Pearson相关系数、Spearman秩相关系数以及M.Godron稳定性测定等数量分析方法,对山西稷山矮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var.spontanea)生存群落中20个优势物种、190个种对间进行种间相关性及群落稳定性分析.结果显示:(1)稷山矮牡丹生存群落20个优势种种群整体表现为不显著负相关性,物种间相对独立,群落稳定性结果(40/60)远离20/80,整体群落不稳定.(2)x2检验中不显著关联的对数有168对,占到了88.78%;AC和PC结果都表明20个优势种群落有很大的独立性或随机性,对生境的需求不同,共同出现概率较低;x2检验结果、Pearson相关系数半矩阵图、Spearman秩相关系数半矩阵图分别表明检验呈正关联的种对占总对数的38.42%、38.42%、44.74%;检验呈负关联的种对分别占总对数的61.05%、61.05%,54.74%;其中黄刺玫(Rosa xanthina)、连翘(Forsythia suspensa)、辽东栎(Quercus wutaishanica Mayr)与矮牡丹的正相关性相对较显著;黄精(Polygonatum sibiricum、红柄白鹃梅(Exochorda giraldii)、西北栒子(Cotoneaster zabelii)和黄栌(Cotinus coggygria)与矮牡丹的负相关性相对较显著;(3)根据种群的聚类分析和种间联结测定分析,把矮牡丹生存群落的20个优势种划分为3个生态种组.以上研究表明该群落中种对间的关联性较弱,群落处于不稳定演替阶段,在对矮牡丹保护的同时应加强与其正相关性较强物种在其群落中的保护和建立,促进其群落趋于稳定,以求达到对其实效保护的目的.

矮牡丹、种间联结、群落稳定性、生态种组

25

Q948.157(植物学)

山西师范大学研究生科技创新项目2017SCX047;山西省化学优势重点学科建设生态化学子项目912019

2019-06-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291-299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1006-687X

51-1482/Q

25

2019,25(2)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