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中华白海豚栖息地的浮游植物群落生态特征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724/SP.J.1145.2015.01007

广西中华白海豚栖息地的浮游植物群落生态特征

引用
广西三娘湾是中华白海豚(Sousa chinensis)春、秋季的重要栖息地之一,生境现状不容乐观.根据2011年10月(秋)、2012年3月(春)在三娘湾近海15个测站获取的51份浮游植物样品,分析该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变化,比对毗邻海区分析讨论测区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的关联关系,并从浮游植物角度探讨中华白海豚的生存状态.共鉴定浮游植物4门45属123种(不包括未定种),群落组成以硅藻为主,其次是甲藻.两季共有优势种1种,10月优势种为旋链角毛藻(Chaetoceros curvisetus、丹麦细柱藻(Leptocylindrus danicus)、柔弱伪菱形藻(Pseudo-nitzschia delicatissima)、尖刺伪菱形藻(Pseudo-nitzschia pungens)等多个物种;3月则为几内亚藻(Guinardia)的3个物种完全占优势.测区浮游植物平均丰度为222.49×103 cells/L,10月比3月约高l倍.10月丰度的表底两层分布一致,3月则不一致.两季浮游植物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总体较好,群落结构处于较完整和稳定状态,但3月群落状态相对较脆弱.与广西毗邻海区相比,本区总物种数目处于中等水平,种类组成与其他海区相似,相同季节的优势种却有大差别.测区10月表层浮游植物丰度与磷酸盐浓度、叶绿素a浓度表现出显著正相关;3月表、底两层的丰度均与水温呈现较好的正相关.尖刺伪菱形藻、夜光藻(Noctiluca scintillans)等赤潮藻在三娘湾均可检出一定丰度,一旦爆发藻华,就可能危及中华白海豚生存.因此为了长期保护濒危物种中华白海豚,除了长期监测其种群外,还应定期调查评估栖息地生境.

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生态特征、环境因子、中华白海豚、广西三娘湾

21

Q178.53(水生生物学)

科技部基础专项GASI-01-02-04和科技部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005015资助 Supported by the Key Project of Basic Research Program of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ASI-01-02-04,and the Marine Public Research Project of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005015

2016-03-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1162-1169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1006-687X

51-1482/Q

21

2015,21(6)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