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赏海棠品种群的花期物候特征研究
以82个观赏海棠品种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始花期(S1)一盛花期(S2)-末花期(S3)3个阶段的花期物候观测,系统地研究了品种群的花期物候特征,旨在为海棠专类园建设及海棠花期物候性状特异种质挖掘与定向育种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根据始花期的候区分布,可将82个品种划分为最早(VE)、早(E)、中(M)、晚(L)和极晚(EL)5大花期时序品种群;最早与最晚开花品种的始花期间隔22 d.根据S1~S3花期持续时间长短,以3d为级差,可将82个品种划分为超短(VS)、短(S)、中等(M)、长(L)和超长(VL)5大花期长短类群;82个品种平均花期长度为(11.4±2.8)d.基于花期物候频率统计,构建了始花期(S1)、盛花期(S2)和末花期(S3)的品种频度指数动态分布函数(CFI),其动态函数的直线斜率存在显著差异(k1=6.312<k2=6.821< k3=9.1557),反应了3个花期阶段物候节奏由慢而快的变化趋势.还构建了观赏多度指数函数(CDI),为品种群花期整体观赏性评价提供了新的参考依据;基于CDI,将品种群的群体观赏期划分为6个阶段,即启动期(P0)、指数快速上升期(P1)、指数高位稳定期(P2)、指数快速下降期(P3)、窗口期(P4)和指数低位持续期(P5);P1~ P3期间CDI值≥13.6%,时间长达21 d;P2时段的CDI值高达75.3% ~ 80.3%,时间达3d.基于82个观赏海棠品种S1~S3的花期长度(L)和开花期间每日最高气温均值(T)的二维源数据,以T=23℃和T=27℃为分界点,拟合了L与T之间的分段耦合函数,不同温度区间耦合度(R2)差异显著:52个品种分布于A区(T=19.2 ~ 22.9℃),21个品种分布于B区(T=23.0 ~ 26.9℃),9个品种分布于C区(T=27.0 ~ 32.0℃);这反应了花期长短的相对性,当T≤23℃时,花期长短的主导因子为遗传因素,T≥27℃时,花期长短的主导因子为日最高气温,T=23.0 ~ 26.9℃时,花期长短由遗传因素和日最高气温共同主导.
观赏海棠、品种群、花期、物候时序、物候节奏、观赏多度指数
41
S661.4;S685.99(果树园艺)
2014-05-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713-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