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锌矿渣场植被自然演替与基质的交互效应
矿业废弃地生态系统自然恢复的植被演替过程与机理是生态恢复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以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选择立地条件基本一致的4个不同自然恢复年限铅锌矿区为对象,研究黔西北土法炼锌渣场废弃地植被自然演替与矿渣基质理化性质的交互效应.结果表明:随着堆置时间的增加,矿渣基质的营养条件明显得到改善,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极显著增加,pH上升,电导率下降,容重降低,有效铅和镉显著降低.同时,随着恢复时间的增长,植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也相应提高.植物群落组成以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植物群落演替在前20年较为缓慢,30年后植被群落盖度可达到53%,超过40年盖度可达87%.矿渣理化性质与物种多样性显著相关,典型变量分别是全氮、全磷和全钾;物种多样性指数与有效铅和镉呈显著负相关.土法炼锌渣场废弃地植被自然演替过程在30年后速度加快,植被生长的限制因子是营养供给不足和重金属的有效性高.
铅锌矿渣场、基质、理化性质、植被自然演替、物种多样性
21
X53(土壤污染及其防治)
贵州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72016;贵州大学引进人才基金项目700322301
2011-05-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3217-3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