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浒苔大暴发末期黄海小型底栖动物现存量及空间分布
在2008年夏季浒苔暴发末期,对黄海33个站位(其中冷水团中22个,浒苔暴发区域9个)进行了小型底栖动物现存量、分布及沉积环境研究.结果表明:在浒苔灾害严重的南黄海区域,沉积物中的粉砂-粘土含量较往年(2007年)有明显增加;沉积物中叶绿素a和脱镁叶绿素a含量在大多区域较2007年变化不大,但在苏南至长江口近岸海域的含量有明显降低.所获的16个小型底栖动物类群的垂直分布及各类群对现存量的贡献较往年未见明显差异.小型底栖动物平均丰度为(1375±793)ind·10 cm-2,生物量为(1203±707)μg·10cm-2.黄海小型底栖动物总体现存量较2007年低约1/3,并在浒苔暴发区域下降尤为明显,而南黄海冷水团海域则略有上升,由此导致南黄海的小型底栖动物现存量分布呈现从中央冷水区向外围减小的反常现象;相较于此,在浒苔灾害影响较小的北黄海则呈从冷水区向外围增加的趋势.统计分析显示,浒苔暴发区域的小型底栖动物丰度与盐度呈正相关,与叶绿素a含量不相关.浒苔的暴发对近岸的小型底栖生物现存量产生了明显的抑制,但导致小型底栖动物现存量降低的主要因素并非缘于饵料匮乏,而更可能是浒苔暴发后的沉积与降解过程产生的影响所致.
小型底栖动物、丰度、生物量、绿潮、黄海冷水团
21
Q143(生态学(生物生态学))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41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576072;40706047;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开放航次项目资助
2010-11-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2140-2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