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弦乐前奏曲《牧神午后》的配器技术浅析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管弦乐前奏曲《牧神午后》的配器技术浅析

引用
《牧神午后》是法国的象征派诗人马拉美于1876年创作的一首田园诗,这首诗被称为“奇迹般晦涩难解”,描写的是希腊神话中司管森林雨田野的牧神的冥想。而前奏曲《牧神午后》是德彪西篇幅最短的一首管弦乐作品,作品蕴含了丰富的印象派创作手法,色彩描绘十分精细,色调变化多端。作者挖掘出了管弦乐队丰富细腻的色彩和音响,表现了介于现实和梦幻之间的朦胧、飘忽和神秘的境界。这部作品与1894年12月22日首次上演,并大获成功,这是法国新音乐史上的大事件。这部作品不仅使年轻的德彪西声名鹊起,确立起了印象主义音乐风格,而且对20世纪音乐的发展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管弦乐、《牧神午后》、印象主义

J62;J60

2014-02-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80-81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音乐时空

1008-3359

52-1125/J

2014,(1)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