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音乐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浅谈音乐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

引用
在科技发展和社会信息化迅速发展的今天,随着政府教育投入的加大,教育条件的好转,音乐教师在课堂上能够选用的教学资源大大增加。怎样有效利用音乐教学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提升教师运用资源的能力,下面我谈谈自己的见解和做法。<br>  一、巧用打击乐器让课堂动起来<br>  打击乐器对多数学生来说是属于熟悉的“陌生人”。熟悉是因为都见过它们,尤其是观摩教学时都会有此环节即歌曲伴奏,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由于乐器数量有限,使用机会少、导致很多学生拿到打击乐器后在短暂的时间里不能正确演奏,更谈不上为歌曲设计伴奏,所以它又成了“陌生人”。打击乐器对培养学生的乐感、节奏感、合奏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花大量的时间训练会打乱正常教学环节,如何在课堂上有效地进行打击乐活动,学生拿到乐器就能很快进入到音乐活动中去,教师需要在课下花功夫。做法一:解决打击乐数量不够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课外利用身边的物品自制简单的乐器,如:串铃、响板、碰钟等,学生人手一件乐器,在家在校都可以练习,很快就会熟悉并掌握它的性能及演奏方法。做法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打击乐器种类很多,工艺复杂学生不可能都去制作,光靠课堂上的十几分钟让学生练习是不够的。教师每节课选出课堂上表现突出的学生,把打击乐器作为奖励让他们带回家“玩耍”一周,并布置相应的打击任务,下节课再把乐器教给另一批课堂上表现出色的孩子。学生拿到“得来不易”的乐器后非常珍惜,兴趣浓厚,对上音乐课的积极性逐步提高。周而复始,大部分学生都会使用常用打击乐器,学生在课余的“把玩”中提高了乐感和节奏感,课堂上的合奏训练很快完成既定目标,随着学生合奏能力的增强,部分学生还能设计一些简单的伴奏节奏型。

音乐教师、引导学生、打击乐器、课堂上、课堂教学时间、教学资源、政府教育投入、能力、陌生人、节奏感、伴奏、音乐活动、演奏方法、训练、兴趣浓厚、设计、培养学生、练习、利用音乐、科技发展

G63;G42

2013-11-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页

113-113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音乐时空

1008-3359

52-1125/J

2013,(10)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