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一起来寻找“乐感”
爱因斯坦说过:“如果我在早年没有接受过音乐教育的话,那么我无乱在什么事业上都将会一事无成”。这简单的一句话却足以说明音乐教育的重要性,而乐感的培养更是我们音乐学习的至高领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已经习惯了用乐感作为评价音乐表现和音乐技能等方面能力的尺度。而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们也在深思到底什么是“乐感”。“乐感”是个十分熟悉,但又很难诠释的词语,其实她就是一个人对于音乐所产生的反映和过程,这里包括节奏感、音乐感、听觉感审以及美感等一些心理上的特征。乐感在技能方面表现在对音乐作品鉴赏或表现时,所能反映出的接受能力、听辨能力、模仿能力、联想能力、创造能力,甚至是共鸣能力等。有很多人习惯性的认为,乐感就是天生而来的,这里我们绝不否认天赋的存在,但是弦外之音我们是坚决持反对意见的。事实证明,通过长期的、大量的音乐实践活动,以先天素质为基础,通过后天系列的训练与培养,为数不少的人都是可以具备良好的乐感的。当然,这里也不乏一些先天条件更好的学生的存在,他们在经过后天的培养后,可能会呈现出更好、更强的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拥有更好的乐感。我是一名中学音乐教师,因为最近协助一位本区的小学音乐教师参与一项如何培养学生“乐感”的课题研究,所以,我也得以静下心来回顾我与孩子们共同寻找乐感的历程。我期待与大家分享并以此共勉。
音乐教师、听辨能力、音乐教育、乐感的培养、音乐实践活动、音乐感受力、音乐作品、音乐学习、音乐技能、音乐表现、培养学生、先天条件、先天素质、模仿能力、联想能力、反对意见、创造能力、爱因斯坦、习惯性、听觉感
J60;G63
2014-02-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页
115-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