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心型和对称型封堵器介入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在疗效及安全性方面的Meta分析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偏心型和对称型封堵器介入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在疗效及安全性方面的Meta分析

引用
目的 对比偏心型和对称型封堵器在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通过计算机互联网检索数据库包括:生物医学与药理学文摘数据库,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Cochrane图书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检索范围为建库到2017年2月1日.采用RevMan 5.3软件数据处理,Meta分析偏心型和对称型封堵器在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的治疗成功率、手术时间、完全闭合率(即刻)、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右束支传导阻滞率和左束支传导阻滞率.结果 6篇文献纳入分析,均为单中心非随机对照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对称型封堵器安放成功率(97.08%比96.38%,P=0.71)和即刻完全闭合率(97.51%比93.45%,P=0.30)均优于偏心型封堵器,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率(0.90%比1.39%,P=0.41)、左束支传导阻滞发生率(1.71%比3.05%,P=0.32)、右束支传导阻滞发生率(3.42%比4.95%,P=0.62)和手术所耗时间[MD=4.85,95%CI:-0.44~10.13,P=0.07]均低于偏心型封堵器.但是这些结论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虽然本文分析出偏心型封堵器较对称型封堵器有太多弊端,但是这些差异都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所以不能否定该封堵器在临床上使用具有保护主动脉瓣膜的优势.临床上应该根据患者具体病情个体化治疗,选择恰当的封堵器,这样才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让患者获得更佳的治疗效果.

偏心型封堵器、对称型封堵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膜周部室间隔缺损、Meta分析

14

R654.2(外科学各论)

四川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研课题16PJ126

2017-05-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51-55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医药导报

1673-7210

11-5539/R

14

2017,14(11)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