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大鼠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比较
目的:比较大鼠腹部与背部缺血再灌注损伤(IRI)模型的差异,探讨更为合适的动物皮瓣IRI模型。方法选用健康SD雄性大鼠24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各6只,分别为腹部皮瓣缺血再灌注(aIR)组,腹部皮瓣假手术(aSH)组,背部皮瓣缺血再灌注(dIR)组及背部皮瓣假手术(dSH)组。腹部皮瓣以腹壁下浅动脉为蒂,背部皮瓣以髂腰浅动脉为蒂。术后5d,观察大鼠死亡及皮瓣啃食损坏率,应用激光多普勒血流灌注成像仪计算成活区域平均血流灌注量及皮瓣成活率,HE染色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TUNEL染色检测皮瓣组织细胞的早期凋亡,计算凋亡细胞阳性指数(AI)。结果 dIR组死亡率(0.0豫)、皮瓣啃食损坏率(0.0豫)低于aIR组的16.7豫与50.0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dIR组炎性浸润情况弱于aIR组。 aSH组与dSH组的皮瓣成活率[(59.90±8.94)豫、(97.63±1.29)豫]及成活区域平均血流灌注量[(125.54±14.52)、(149.38±13.69)PU]分别高于aIR组与dIR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aSH组与dSH组AI[(13.48±5.23)豫、(6.70±3.97)豫]分别低于aIR组与dIR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 dIR组皮瓣成活率[(53.30±5.40)豫]、成活区域平均血流灌注量[(100.46±15.93)PU]较aIR组[(30.77±11.53)豫、(39.45±9.94)PU]高,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 dIR组AI[(43.72±6.15)豫]较aIR组[(57.78±17.38)豫]低,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背部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是较腹部皮瓣更为理想的模型。
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大鼠、皮瓣
R363(病理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81171874。
2014-08-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