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2014/j.issn.1002-0772.2018.08a.18
“遏病”与“补虚”:宋代黄耆药用重心的变化
宋代以前,黄耆主治痈疮、兼顾补虚,重在“遏病”,不被视为典型的补益药物.随着唐宋之际人们对植物类药物的深入利用,北宋中期至南宋末年,黄耆被不断赋予“补气”良药的理论地位.由于处于南北政权对峙,黄耆在供需紧张之中而被人为地抬高了身价.黄耆的药用重心,出现了从重于“遏病”向重于“补虚”的变化.这变化既来源于汉唐以来杰出医药学家的拓展实践,也有赖于宋代官修药方和官办药局的认可普及.南宋时,黄耆补脾(补气)的地位的确立,对后世(特别是明清)过分注重气血补益有一定消极影响.
黄耆、宋代、遏病、补虚
39
R2-05
2017年河北省研究生创新资助项目CXZZBS2017010
2018-09-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7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