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斯德的科学技术思想与研究方法谈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2-0772.2001.02.011

巴斯德的科学技术思想与研究方法谈

引用
@@ 路易斯巴斯德(1822-1895),法国杰出的有机化学家,现代微生物学的奠基人。他首先发现了碳酸盐分子的旋光性,开创了立体化学的研究。通过对发酵现象的多年研究,他证明了发酵是由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引起,并发明了至今仍广为应用的“巴斯德消毒法”。在同“生命自然发生说”的争论过程中,他用著名的曲颈瓶实验,彻底推翻了“自然发生说”。此外,他还对当时流行的蚕病、鸡霍乱、炭疽病、狂犬病的病原体进行了研究,提出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并提出接种疫苗以防治传染病,为造福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巴斯德的科学研究生涯中,他一贯踏踏实实,全身心地投入科学研究,形成了他特有的科学技术思想与研究方法。 1 积极吸取他人的经验   英国著名物理学家牛顿有一句名言:“如果我比别人看得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的确,杰出的科学家往往都善于积极吸取前人的经验,巴斯德也不例外。在巴斯德之前,意大利生物学家斯巴兰扎尼就坚信,生命只能来源于生命,并在这方面做了许多有效的工作。1859年达尔文《物种起源》的出版,也使巴斯德得到启示,生命只能由生命而来,微生物必有母体。著名的法国化学家巴拉也对巴斯德的研究工作提出过许多宝贵的意见[1]。正是广泛地吸取了这些科学家的理论和经验,巴斯德才于1860-1864年期间设计出著名的曲颈瓶实验,给“生命的自然发生说”以致命的一击。这对于生命科学、医学都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辩证法认为,人的认识来源分为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两种,排斥任何一方面都是不行的。巴斯德在做好自己研究工作的同时,广泛地吸取他人的经验,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使自己得到了不断地提高。

巴斯德、科学研究、技术思想、生命科学、自然发生、病原微生物、直接经验、曲颈瓶、科学家、化学家、防治传染病、造福人类、物种起源、物理学家、微生物学、实验、生物学家、立体化学、接种疫苗、间接经验

22

R-02(一般理论)

2004-0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31-32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医学与哲学

1002-0772

21-1093/R

22

2001,22(2)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