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3-8926.2016.04.008
姬塬西部地区长81致密储层特征及孔隙度演化分析
储层孔隙度演化分析是恢复储层致密化过程、明确储层致密化原因的有效手段.利用钻井岩心、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和粒度分析等资料,在查明鄂尔多斯盆地姬塬西部地区长81致密储层特征的基础上,定量分析了其孔隙度演化过程.姬塬西部地区长81储层岩性以细粒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为主,储集空间以粒间孔、长石溶孔为主,孔隙结构较差,属于典型的低孔、低渗透致密储层.以薄片观察为基础,采用计点统计的方法恢复了成岩作用过程中孔隙度的演化,并定量求取了各成岩作用对孔隙度演化的贡献值.结果表明:姬塬西部地区长81储层砂岩初始孔隙度为41.35%,进入埋藏成岩阶段后,压实作用导致了孔隙度的不可逆降低,造成的孔隙度损失率为57.10%,胶结、交代作用造成的孔隙度损失率为32.55%,而后期溶蚀作用带来的孔隙度增加率为6.48%,微裂缝作用带来的孔隙度增加率为0.15%.计算所得长81储层砂岩孔隙度为7.02%,而实测孔隙度为7.12%,相对误差为1.40%,在合理范围之内.在姬塬西部地区,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造成的长81储层初始孔隙度损失率高达89.65%,因此,强压实、强胶结作用是导致该区长81储层致密化的主要原因.
致密储层、孔隙度演化、长81储层、姬塬西部地区、鄂尔多斯盆地
28
TE122.2+3(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
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南海北部深水区大型碎屑岩储集体油气成藏条件研究”2011ZX05025-006-03;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青海油田油气勘探开发中温室气体排放研究”XDA03030300;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项目“甘肃华庆地区长6深水型油藏成藏规律研究”1007RJYA013
2016-08-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5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