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3-548X.2002.10.008
内置式颌骨牵引成骨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 20世纪50年代,原苏联学者llizarov在大量动物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成功地将牵引成骨技术应用于肢体长骨、治愈了多种长骨疑难疾病,1980年这一技术在全世界得到推广.但是由于颌骨解剖结构、生理功能以及关系到容貌重建的特殊性,直到1992年美国学者McCarthy才首次报告了4例口外法颌骨牵引成骨的临床应用.但口外法在牵引成骨过程中造成了明显的颜面皮肤瘢痕且易损伤面神经分支,因此人们更寄希望于内置式颌骨牵引成骨方式.1996年在欧洲和美国同时研制成功了内置式颌骨牵引器,立即在国际口腔颌面外科界及整形外科界引起轰动并形成研究热点.它的出现并成功应用于临床为长期以来使用常规技术所难以矫治的诸多临床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手段.被称为20世纪颌面外科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新进展.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在国内率先开展了这一技术的临床及实验研究,研制了系列内置式颌骨牵引器,取得了丰硕成果,该项目被评为"九五"期间我国重大科技进展项目之一,并通过首届中华医学科技奖评审.
内置式、颌骨牵引、牵引成骨过程、临床及实验研究、技术应用、口腔颌面外科、临床应用、牵引器、动物实验研究、医学科技奖、面神经分支、整形外科、学者、形成研究、生理功能、皮肤瘢痕、美国、科技进展、解剖结构、成骨方式
31
R6(外科学)
2006-11-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