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棘隙吸虫病发现及病原生物学与流行病学研究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673-548X.2002.09.010

福建棘隙吸虫病发现及病原生物学与流行病学研究

引用
@@ 棘隙吸虫隶属棘口科棘隙属,由食鱼引起的寄生虫病,重度感染者可导致人畜死亡.1987~1988年,我们在龙海县动物体内发现一种棘隙吸虫,认为是尚未被描述过的新种,为进一步确证,通过生活史人工感染实验,结果发现该虫的第一中间宿主为铜锈环棱螺.1989年在龙海县开展调查,查出人群感染病例,同时收集感染者虫卵,重复进行了生活史实验研究,结果又相互印证.所获研究资料与近似种作鉴别比较和讨论分析,为确立新虫种的独立性提供科学依据.本新种经我国著名棘口吸虫学家汪溥钦教授鉴定,命名为福建棘隙吸虫,这一发现系国内外首次纪录,也是作者继发现日本棘隙吸虫病后,又发现可引起人类腹泻等疾病的棘隙吸虫一新种.鉴于棘隙吸虫寄主人体的危害,且鱼类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密切,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与水产商品广为流通,为食源性寄生虫提供了更多感染机会,因此本新种的发现及其系列研究,有重要科学意义与实用价值.这一发现,亦为以后开展的病原生物学、生态学、生活史、超微形态学、流行病学和病原诊断与药物治疗等研究以及分子生物学及生物化学研究的逐步深入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特别近年来分子生物技术迅速发展,推动了寄生虫遗传变异分子分类学研究.在整体生物学研究基础上应用DNA(RAPD)分析技术,对我国尚存在争议病原虫种问题进行了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福建、棘隙吸虫病、病原生物学、生活史、食源性寄生虫、新种、生活水平提高、人工感染实验、感染者、分子生物技术、第一中间宿主、铜锈环棱螺、生物学研究、分子生物学、分子分类学、超微形态学、遗传变异、药物治疗、研究资料、相互印证

31

R5(内科学)

2006-11-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页

23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医学研究通讯

1673-548X

11-5453/R

31

2002,31(9)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