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噬对钙化性纳米微粒致肾结石形成的作用机制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16571/j.cnki.1008-8199.2020.01.008

自噬对钙化性纳米微粒致肾结石形成的作用机制

引用
目的 钙化性纳米微粒(CNPs)与泌尿系结石形成的关系已成为研究的热点,但其致肾结石形成的具体机制尚未明确.文中旨在对CNPs致肾结石形成机制进行研究.方法 将48只大鼠随机分为CNPs组(每只大鼠经尾静脉注射2 mL CNPs,建立CNPs的大鼠肾结石模型)、对照组(注射等量的无菌等渗盐水),每组24只.比较2组3 h、6 h、12 h、24 h、1周、2周、4周、8周时间点肾组织中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LC-3蛋白的相对表达量、自噬体的形成和钙盐晶体形成情况.结果 CNPs组3 h、6 h、12 h、24 h、1周、2周、4周、8周Beclin-1、LC-3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及阳性细胞数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24 h达到最高值(P<0.05).CNPs组24 h、1周、2周、4周、8周自噬体数量[(2.83±0.32)、(3.00±0.26)、(3.70±0.44)、(3.90±0.98)、(4.70±0.51)个/HP]较对照组[(0.73±0.15)个/HP]明显增加(P<0.05).CNPs组2周、4周、8周钙盐晶体评分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钙盐晶体的形成评分[(0.92±0.98)分]与Beclin-1、LC-3的表达强度[(6.78±4.25)、(2.61±2.57)]呈正相关(r=0.843、0.628,P<0.05),和自噬体数量[(2.53±1.41)个]呈正相关(r=0.923,P<0.001).结论 CNPs可能会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诱导细胞即刻自噬活动,自噬相关蛋白表达及自噬体形成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肾小管中钙盐晶体的形成和聚集.

钙化性纳米微粒、肾结石、自噬、自噬相关蛋白、自噬体

33

R692.4(泌尿科学(泌尿生殖系疾病))

四川省科技厅科研项目;西南医科大学科研项目

2020-03-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44-49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医学研究生学报

1008-8199

32-1574/R

33

2020,33(1)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