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素羟基末端水解酶 L1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脑脊液中的表达变化及预后意义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16571/j.cnki.1008-8199.2016.05.012

泛素羟基末端水解酶 L1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脑脊液中的表达变化及预后意义

引用
目的:泛素羟基末端水解酶L1(ubiquitin carboxyl hydrolase L1, UCH-L1)是一种神经元细胞质蛋白。脑脊液中UCH-L1的升高提示着脑损伤的发生。文中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SAH)后脑脊液中UCH-L1浓度的变化及预后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至2015年2月期间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40例动脉瘤性SAH患者临床资料。分别统计分析患者蛛网膜下腔出血后1~3 d、5~7 d以及8~10 d通过腰椎穿刺采集的脑脊液报告结果;另以10例无神经系统病史且接受椎管内麻醉患者的脑脊液结果作为对照。比较ELASA法测定的脑脊液中UCH-L1含量。分析UCH-L1浓度的变化水平与患者6个月改良Rankins评分( MRS)之间关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SAH患者脑脊液中UCH-L1含量在1~3 d、5~7 d以及8~10 d均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患者SAH后与6个月时预后比较,脑脊液中UCH-L1水平在5~7 d(CC=0.691,P=0.001)和8~10 d(CC=0.583,P=0.03)均呈明显相关,1~3 d脑脊液中UCH-L1水平与预后无明显相关(CC=0.364,P=0.08);与不良预后患者相比,预后良好的患者在5~7 d及8~10 d时UCH-L1水平较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AH后5~7 d较高的UCH-L1水平提示不良预后( P=0.003)。结论 SAH后脑脊液UCH-L1水平升高,且5~7 d脑脊液UCH-L1水平可能预示了病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

蛛网膜下腔出血、泛素羟基末端水解酶L1、脑脊液

29

R743.35(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371294

2016-06-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504-507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医学研究生学报

1008-8199

32-1574/R

29

2016,29(5)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