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狂犬病暴露后的预防研究现状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6-1959.2016.05.020

人狂犬病暴露后的预防研究现状

引用
狂犬病是人类至今尚未征服的疾病之一,其病死率几乎达100%[1]。狂犬病暴露是指被狂犬、疑似狂犬或者不能确定健康的狂犬病宿主动物咬伤、抓伤、舔舐粘膜或者破损皮肤处,或者开放性伤口、粘膜接触可能感染狂犬病病毒的动物唾液或者组织[2]。狂犬病暴露后,狂犬病病毒伤口肌肉组织进行小量增殖(时间一般为24h~6d)然后通过神经末梢并沿神经组织逐级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进行大量复制,再随周围神经进入多个器官引发症状[3]。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暴露后及时、科学和彻底的处置能够避免狂犬病的发生[4],但每年死于狂犬病的患者仍在5.5万人以上[5]。主要集中在亚洲国家,其中中国狂犬病发病率仅次于印度,位居世界第2[6]。WHO把暴露划分为三个级别,并推荐分别采取相应的预防处置措施,如果使用质量可靠的疫苗并规范遵循推荐的处置程序,暴露后预防的有效率近乎100%[7,8],包括对伤口进行局部处理、接种狂犬疫苗和按医嘱注射被动免疫制剂三个方面,现综述如下。

狂犬病病毒、世界卫生组织、中枢神经系统、开放性伤口、被动免疫制剂、暴露后预防、周围神经、质量可靠、粘膜、狂犬疫苗、亚洲国家、神经组织、神经末梢、肌肉组织、动物咬伤、处置措施、处置程序、有效率、发病率、病死率

29

R51;R37

2016-05-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28-29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医学信息

1006-1959

61-1278/R

29

2016,29(5)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