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尿嘧啶经皮给药微乳凝胶的研究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氟尿嘧啶经皮给药微乳凝胶的研究

引用
制备氟尿嘧啶(5-Fu)微乳凝胶,考察影响微乳凝胶理化性质的因素,并研究其体外透皮特性及皮肤刺激性.以肉豆蔻酸异内酯(IPM)为油相、磺化琥珀酸二辛酯钠(AOT)为表面活性剂、Tween 85为助表面活性剂,在室温下采用磁力搅拌法滴加水至油相中,形成空白微乳后直接加入凝胶剂和5-Fu,即形成5-Fu微乳凝胶.以黏度和电导率为指标,考察温度、明胶含量及微乳处方因素对微乳凝胶理化性质的影响.以单位面积的透皮累积渗透量(Qn)为指标,采用改进的Franz扩散池和离体小鼠皮肤研究明胶用量和载药量对离体鼠皮透皮吸收的影响,并考察微乳凝胶对大鼠皮肤的刺激性.水/AOT/Tween 85/IPM W/O型微乳系统,只有明胶作为凝胶剂才能形成微乳凝胶.在25℃、32℃及40℃时.形成微乳凝胶所需明胶含量分别为7%、14%及17%以上.微乳凝胶黏度随微乳中含水量的增加而减小,随表面活性剂用量的增加而减小,随Km值的增大而增大,不受药物加入的影响.微乳凝胶的电导率与微乳比较没有明显变化.载药量为0.5%,明胶含量为14%的微乳凝胶12 h体外透皮累积渗透量为(876.5±29.1)μg·cm-2,分别是0.5%含药水溶液的12.3倍,2.5%市售软膏制剂的4.5倍.微乳凝胶具有一定的刺激性,但停药后可迅速恢复.5-Fu微乳凝胶12 h累积渗透量优于市售软膏,且皮肤刺激性小,可以作为5-Fu等亲水性但水溶性差和渗透性差的药物的新型经皮给药载体.

W/O型微乳、微乳凝胶、氟尿嘧啶、透皮给药

45

R943(药剂学)

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2010-12-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1440-1446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药学学报

0513-4870

11-2163/R

45

2010,45(11)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