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3-6575.2006.03.142
全麻药的镇痛催眠作用受体机制的研究进展
@@ 全身麻醉药(简称全麻药)可产生镇痛、镇静催眠、意识障碍、肌肉松弛、抑制应激反应等作用,但其作用机制至今仍未明了.人们对其已进行了长期、深入的研究,提出了"脂质学说"、"临界容积学说"、"相转化学说"、"热力学活性学说"、"突触学说"及最近的"蛋白质学说"等诸多假说.这些假说均有一定的实验依据,均能解释一些麻醉现象,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均不能全面、确切地阐明麻醉药的作用机制.其根本原因,一是中枢神经系统(CNS)结构与功能的复杂性、以及神经网络联系的连续性;二是全麻醉药作用机制的多样性,不仅不同全麻醉药的作用机制不尽相同,同一全麻药也可能作用于多个靶位、有多种机制[1].基于其作用机制的复杂化,必须进行多学科、多层次、多角度的综合研究[2,3].本文仅就全麻药的镇痛催眠作用与阿片受体、NMDA受体、BZ受体和士的宁受体的关系作一论述.
全麻药、镇痛、催眠作用、作用机制、性学说、全身麻醉药、阿片受体、中枢神经系统、镇静催眠、应激反应、意识障碍、网络联系、假说、肌肉松弛、相转化、士的宁、热力学、连续性、局限性、多样性
25
R9(药学)
2006-08-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551-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