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荆皮与紫金皮的本草考证及现代应用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19960/j.issn.1005-0698.202307012

紫荆皮与紫金皮的本草考证及现代应用

引用
紫荆皮,现又名紫金皮,作为传统民族中药,因各地方使用来源不同,造成同名异物和异物同名,用药长期混乱.目前收载及争议最多的为豆科紫荆的Cercis chinensis Bunge 树皮和木兰科南五味子的 Kadsura longipedunculata Finet et Gagnep.根皮两种来源,针对现状亟待对其古籍文献记载进行追本溯源明确两者的药用历史及联系.现通过对紫荆皮和紫金皮两个易混名称进行历代本草和医籍文献的检索、归纳和分析,对两者的名称、基原、性味归经及功效主治进行考证辨析,并结合现代记载及应用,作出阐述.通过考证发现,紫荆皮和紫金皮两者名称不可互用,功效区别甚远,临床应区分使用.在名称上,若以紫荆皮为正名,应以红内消作别名;若以紫金皮为正名,应以红木香作别名.紫荆皮和紫金皮从宋开始出现并出现混淆,到元明逐渐应用广泛并开始加以区分,在历代古籍中多交替或同时出现,混用现象直至现代.在基原上,紫荆皮应为豆科紫荆Cercis chinensis Bunge的树皮;紫金皮应为木兰科南五味子Kadsura longipedunculata Finet et Gagnep.的根皮.在功效主治上,紫荆皮的主要功效为破宿血、下五淋,用于消无名肿毒及解蛇虫毒等证;紫金皮的主要功效为活血通络止痛、治膝风、理脾胃,用于打扑损伤、筋断刺痛等证.木兰科南五味子根皮不仅为古代临床长期的药用品种,也是现代应用最广的主流品种.现通过对紫荆皮和紫金皮两者的古籍梳理,厘清了紫荆皮和紫金皮的名称、基原、性味归经及功效主治等方面的历史沿革,对今后两者的区分、现代应用、标准修订及开发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紫荆皮、紫金皮、考证、基原、功效主治、现代应用

32

R281;R9;S567

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生物医药科技支撑专项项目20S21902100

2023-09-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1页

819-829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1005-0698

42-1333/R

32

2023,32(7)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