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理与心理的双重空间谋求教学张力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在物理与心理的双重空间谋求教学张力

引用
大凡优秀的文学作品,物理空间和心理空间都是有机统一的.我国古代文人创作诗词时追求的意境两浑的境界(另外两种境界分别是“境余于意”“意余于境”),以及西方人崇尚的古典艺术类型——理念内容与物象形式的完美统一(另外两种分别是:象征型——物象形式压倒理性内容;浪漫型——理念内容压过感性形式),莫不道出了这一规律.这与儒家倡导的“中和之美”,还有西方对美的内涵的理解(感性和理性的双向互动与渗透会产生美)高度契合.于是,基于此赏析苏轼笔下“乱石穿空,惊涛拍岸”的物理空间,便不能视之为纯然的古赤壁遗存;赏析欧阳修的《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也不能只将庭院、章台视为男女主人公活动的物理空间,而应将其作为理想、抱负、情感等所构筑的精神空间,甚至是折射时代面影、社会习俗的文化空间.由此,审视物理空间和精神空间是否统一,便构成了文本解读或是语文教学的一个独特视角.这方面,陈治勇老师执教的《桃花源记》为我们带来了诸多启示.

2018-08-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35-36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语文教学通讯·B刊

1004-6097

14-1017/G4

2018,(6)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