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实时细胞分析技术验证人诱导多能干细胞分化的心肌细胞毒性评价模型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16155/j.0254-1793.2020.01.13

基于实时细胞分析技术验证人诱导多能干细胞分化的心肌细胞毒性评价模型

引用
目的:利用人诱导多能干细胞分化的心肌细胞(hiPSC-CMs)联合实时细胞分析(RTCA)技术,建立hiPSC-CMs体外心脏毒性评价模型,并选用阳性化合物进行验证.方法:研究选用商业化来源的hiPSC-CMs,选用不同作用机制的心脏毒性药物:蒽环类抗癌药阿霉素(0.3、1、3μmol·L-1)、K+通道阻滞剂多非利特(0.03、0.1、0.3 μmol·L-1)和E-4031(0.1、0.3、1μmol·L-1)、Na+通道阻滞剂美西律(3、10、30μmol·L-1)、多离子通道阻滞剂维拉帕米(0.1、0.3、1μmol·L-1)和苄普地尔(0.3、1、3μmol·L-1)、抗组胺药物特非那定(0.3、1、3μmol·L-1)和西沙必利(3、10、30 μmol· L-1),分别给予hiPSC-CMs作用48 h,采用RTCA技术连续监测心肌细胞搏动的频率、振幅、细胞指数、搏动图谱等指标在给药前后的变化.结果:阿霉素对心肌细胞的抑制作用呈现时效和量效依赖性特点;多非利特显著降低心肌细胞搏动幅度及频率;E-4031为1μmol·L-1时显著降低心肌细胞搏动频率,缩短振幅,而0.1、0.3μmol·L-1时则对心肌细胞无影响;30 μmol·L-1美西律作用2h内心肌细胞搏动频率相对空白对照组降低了66.4%,振幅缩短了60.7%,并导致心肌细胞搏动周期延长;苄普地尔浓度低于1μmol· L-1时对心肌细胞无影响,3 μmol·L-1苄普地尔作用2h导致心肌细胞搏动间歇性停搏,并伴随细胞活力轻微下降;维拉帕米作用2h内各剂量组心肌细胞搏动频率分别增强了12.2%、13.1%、52.3%,而振幅分别降低了20.0%、61.7%、67.6%.0.3 μmol·L-1以上浓度的维拉帕米导致心肌细胞搏动骤停(3/9);特非那定浓度≥1 μmol·L-1时短时间内即导致心肌细胞间歇性搏动骤停;西沙必利短期作用2h内显著降低心肌细胞搏动频率和幅度,10 μmol·L-1以上浓度的西沙必利持续抑制心肌细胞搏动频率.结论:hiPSC-CMs结合RTCA技术可用于预测药物的心脏毒性风险.

诱导多能干细胞分化的心肌细胞、心律失常、实时细胞分析(RTCA)、综合性离体致心律失常风险评估(CiPA)、频率、振幅

40

R917(药物基础科学)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学科带头人培养基金课题;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

2020-05-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4页

90-103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药物分析杂志

0254-1793

11-2224/R

40

2020,40(1)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